
首先邊坡監測儀器量程、精度和靈敏度應滿足監測等級要求。此外,貴州邊坡檢測建議選用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良好的儀器,儀器應具有防風、防雨、防潮、防震、防雷、防腐等與環境相適應的性能。進行變形監測,變形監測是規范中規定必須進行的監測項目。
變形監測包括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,裂縫、錯位,邊坡深部變形,支護結構變形。需要采用測斜儀、應力計等儀器對以上項目進行監測。
進行應力監測:包括邊坡應力和支護結構應力監測。通過監測巖石的應力變化來實現地壓監測的在線監測及預警。
1.根據礦區的地質構造,結合巖土力學知識選定多個監測點;
2.在每個選定位置鉆孔的孔底和孔口錨固一根或者多根鋼絞線,形成一個覆蓋全面的監測網絡;
3.當孔底處的巖石應力改變時,鋼絞線的受力必然會改變;
4.多功能傳感器會將鋼絞線受力數據上傳到監測中心,達到警戒值時主動預警。
振動監測為爆破振動監測。礦山爆破會改變巖體應力,可能會造成垮塌。通過振動監測巖體的受力情況。運用微震(聲發射)監測可監測巖體穩定性。
在巖體結構在破壞之前,必然持續一段時間以聲的形式釋放積蓄的能量。這種能量釋放的強度,隨著結構臨近失穩而變化。每一個聲發射與微震都包含著巖體內部狀態變化的豐富信息,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、分析,可作為評價巖體穩定性的依據。因此,可以利用巖體聲發射與微震的這一特點對巖體的穩定性進行監測,從而預測巖體塌方、冒頂、片幫、滑坡和巖爆等地壓現象。
邊坡監測安全等級
礦山采場和排土場安全等級一般分為三級,對于不同等級的邊坡監測要求不一樣,采用不同的監測措施。一級和二級邊坡監測需實時預警。具體劃分數值如下圖所示:
貴州邊坡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:
1、坡頂位移觀測,應在每一典型邊坡段的支護結構頂部設置不少于3 個觀測點的觀測網,觀測位移量、移動速度和方向;
2、錨桿拉力和預應力損失監測,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錨桿,測定錨桿(索)應力和預應力損失;
3、非頂應力錨桿的應力監測根數不宜少于錨桿總數的5%,預應力錨索的應力監測根數不應少于錨索總數的10%,且不應少于3根;
4、監測方案可根據設計要求、邊坡穩定性、周邊環境和施工進程等因素確定。當出現險情時應加強監測;
5、一級邊坡工程竣工后的監測時間不應少于二年。